他在决策中的失误误导了主公才会有今日这样的一个结局,是真正不知兵之人,兵法不都说了吗,要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而周瑜却是不知己又不知彼,这一仗不败都难。
在军队里,周瑜还是太年轻了,甚至是在将领之中,他也非常年轻,但是他掌握的话语权却是极其高的,可是他有这个能力身居高位吗?从以往的战斗经验来说,他在水军时战胜的一些敌人,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当丹阳之战遇到了老奸巨猾的刘澜时,败得一塌涂地,而到了九江,本来军心士气高涨的他们却又因为周瑜的建议撤往的长沙,这使得气势一溃千里,这一切都是因为周瑜。
而到今日,芮玄敢仗义执言,说白了就是他是带兵了军队中最广大的呼声,是真的有些对周瑜忍无可忍了,当然今晚如果不是没喝上这顿酒而且还熬了半宿夜,才会让他不在顾忌那么多,从而彻底爆发了出来。
两人是兄弟,他也是大哥,但芮良还真拿自己这个兄弟没一点办法,而拐角是比起自己兄弟,他这人更憨直一些,嘴皮子上的功夫远远无法同兄弟相比,此刻被自己兄弟说的哑口无言,虽然也明白他这番话漏洞百出,可偏偏想反驳又驳不过,这让他气闷至极,却又拿自家兄弟一点办法也没有。
芮良、芮玄两人发生了明显的意见冲突,各有各自的看法也各有各自的立场,两人因各自的不同意见使得气氛一度变得非常尴尬,关键还是谁都无法说服谁,谁又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他二人到底谁错了?最少二人都不认为有问题的那个人是自己,相反似芮玄这样把一切都怪罪到周瑜头上,简直就是在找替罪羔羊,可是真要让芮良去找一个罪魁祸首,他又偏偏找不出来。
所以这一仗他只能归在命运,或者说是实力左右了结果,而非人力能够改变,可以说这一仗周瑜已经做到了最好,但实力差距明显,所以这一败的关键并不在于豫章,就算他们真的拿下了豫章,也只是把九江之战失利的时间拖后一些时间,却不会改变最终的结果,但真正的结果却是豫章一仗的失败引爆了一切,使得九江彻底陷入到被动之中,所以这一仗根本就怪罪不到周瑜头上,相反如果不是周瑜机警,哪里还能有眼下这几万人的水军部队,所以他们说这些话也就是主官并不清楚下面的舆论,要不然主官一定会狠狠惩治他们。
孙策的情况谁不知晓?如果这一仗真的问题是在周瑜头上,那一孙策的信鸽,能放过他吗,绝无可能,而以孙策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