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当然发生这些事情之前刘澜也比较好奇,他们会如何出手,是下三路还是上三路,每天都会有专门的内卫去盯着两家的动静。
热闹很快便热闹起来,不得不说甄家在一些事情上还真是不轻易出手,可一旦动手,那一定是直抵要害,你糜家现在靠的是种桑养蚕再加上纺织与成衣,可以说是一道产业链,而在这道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糜家都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龙头老大。
甄家要进入这个领域,首先刘澜那里有限制,其次现在进入想要达到糜家的规模,要花费的银钱可能将是糜家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而这些银钱投入下去,最终的结果可能依然无法与糜家抗衡。
所以投资桑蚕绝对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得不偿失,所以甄家选择了一个最为聪明的做法,那就是在桑蚕上针对糜家。
因为徐州的原因,刘澜肯定不敢贸然在秣陵鼓励种植桑蚕,而这也是为什么糜家会在辽东圈地养殖柞蚕的原因,而秣陵的纺织厂以前在徐州的时候当然不会担心这些事情,可到了秣陵之后,便失去了来自徐州的桑蚕供应,所以秣陵纺织厂要开工,就必须在丹阳军鼓励百姓种植桑蚕。
可因为刘澜失去徐州,必然首先注重的是粮食收入,所以糜家只能不断去游说百姓将稻田改种桑田,从青徐迁徙来的百姓还好些,但本地的百姓从来没有见过徐州时期的情形,所以大多数的百姓都不买糜家的帐,毕竟养殖桑蚕和种粮食比起来,太繁琐了,种粮食到了收获的使节粮食是可以见得着摸得见的。
而样桑蚕,你却需要先把生丝卖出去,然后再去买粮,这就经过了好几道手续了,而关键是到时候卖出的生丝能不能换来相等甚至更多的粮食?你糜家说能,可这只是说说罢了,难道你还能遇见半年之后的粮价?
如果发生战争呢?粮价成几倍增长,别说他们手里这点生丝了,就是把地都卖了可能都买不到相等的粮食,到时候要这些丝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虽然内卫并没有直接查明是甄家在从中作祟,但传闻就这样突然在民间传开,甚至连青徐迁徙来的百姓都开始犹豫了,不敢再继续改稻田为桑田了。
刘澜从温恕身上学来的养气功夫,而最让他受用一生的或许就是陶谦的制衡之术了,刘澜用孙邵与张昭就很是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互相侵扎的二人不解没有给秣陵造成动乱,反而在互相监督中让秣陵变得越来越好。
而这样的情况远不止张昭和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