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却感觉在这个有些战车道妹纸会有些特别特长的人际圈中不怎么奇怪,再说自己还有武器熟练度强制100%的外挂呢,积累经验值应该比较容易吧。
惠里莎没打算被击毁,但敢在存在输赢的正式的模拟赛中这么做,也是有资本的——
现在惠里莎搭乘的这辆T-54,是59-1式改的,改装到可以过审后,就别指望能和目前还在服役的相比了,纸面数据相当的不错——
有着120mm厚的前装甲,首上角度为60°,首下角度为45°,战车道中几乎不可能被击穿。侧面也有着90mm的装甲,就是后部还是和T-34与T-44一样的45mm。
炮塔并非59式的半球形,还有些T-34/85和T-44的影子,弧形炮塔,但数据看似非常坚固:正面装甲厚200mm,侧面最厚160mm,后部75mm。
总体上似乎后部比较脆弱,但中型坦克本来就是要靠机动来作战,或者如现在这样将菊花对着后面的坦克,不露出弱点就行了。
只是漂亮的数据还是有水分的,正面200mm和侧面160mm,只是弧形炮塔最突出的部分那一圈的厚度而已,随着向顶部和窝弹区延伸,装甲厚度会不断变薄,侧面平均点算大概120mm这样。不过倾角也在增大,让跳弹率提升,然而必须更加提防的是因为炮弹飞行速度在音速之下而产生不小的转正效应。
还有个问题就是重量高达39t,尽管使用了钻了空子使用了比二战结束前设计完成的T-54原型车使用引擎更强大的540马力的V-54引擎,可速度上限比惠里莎原来搭乘的KV-122还要差一点。但也够用了,和笨重的T1E1协同完全没问题。
主炮的话,就别指望量产T-54中才传说后坐力较低更加稳定的100mmLb-1炮了,现在惠里莎使用的依旧是D-10T火炮,但以惠里莎那熟练度强制100%的能力,加上过去在真理的战车道比赛中一直在用这型号的火炮,经验也足够,现在暂时不理也行。
总之,惠里莎在这场比赛是打算先在炮塔上露一下头体验体验,不直接操作火炮了。
后面T1E1重坦的车长泽梓一直都将头探在炮塔外面,警惕地东看西看。
泽梓看见惠里莎露头后,扣住喉麦并大声喊道:“前辈,我们这是去诱敌吧?”
“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