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27章 我重重地来了(1/5)

    8月12日,一个星期天,顾骜在无法再拖延行程的情况下,几乎是踩着DEAD-LINE回到了国内,初步汇报了谈判工作。

    回来之前,他去香江绕了一圈,把贺子强律师送走了,也跟林国栋面授机宜谈了很多增资、扩大经营权限、注册在日全资子公司的事宜。

    从西角友宏那里弄来的东西,顾骜并不能马上投产,因为要移植降低成本和修改、跟上时代的进步,所以至少一个多月后才能下单。再晚的话,顾骜也怕其他曰本厂商真的自己摸索出“射击游戏”这个街机概念,那他的赚头就小了。

    毕竟随着基础技术越来越成熟,总会有人发现射击游戏的前途的,蝴蝶效应拖得了半年,却拖不住历史车轮的整体大势。

    同时,顾骜也在香江商界溜了一圈,试图寻找肯在他买回来的曰本电影上、花钱做贴片广告的商人。

    如今的曰本品牌,不管是松下还是东芝,肯定是不肯在中国的影视市场上投放广告的。

    因为都要凭票进口,有多少就能卖掉多少。而且日资也还没到建立在华代工厂的程度,不可能供应本土化、不要外汇的好货。

    而港资就不一样了,许多港资品牌,几乎是第一批进驻深市特区蛇K工业区的,而且是实打实地设立生产工厂——因为免税工业区才三个月,所以技术含量高的工厂还没开起来,最大的两家只是鳄鱼和金利来,也就是港资名牌的服装厂。

    这两个牌子把厂子开到内地来之后,面料、机器和工人都是花人民币在内地直接买和雇的,不需要用到外汇,所以是“用人民币赚人民币”的性质,可以敞开了开工,这点就跟日系牌子有根本性的立场差异了。

    因为内地人对港货名牌的盲目崇拜,金利来的内地版虽然售价比本土化没牌子的成衣要贵好几倍,但依然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只要它能够让潜在消费者知道、“我是香江来的牌子,穿我就代表时尚”,这就够了。

    国内的第一批万元户,乃至乡村企业家,如今都是有点钱了,却还没社会地位。个体户还是“没编制、没出路、迫不得已”的代名词。

    所以他们急需一样穿在身上就可以彰显实力、提升自信心的道具。

    国内的媒体,还没想到找这些刚刚进来的港商拉广告,顾骜算是第一个想到了。

    他把《远山的呼唤》等六部日片的内地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