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102章 你都不知道自己不懂(1/5)

    “你的开题报告草稿,我基本上改了一下,关于技术假借方面的内容,太粗糙太外行了,不是你这么简单归纳的。

    我觉得要存疑的点,都给你理出来了。要想进入可行性论证环节,先得把这部分全部落实。”

    顾骜顶着黑眼圈,把厚厚一叠技术清单都推了过去。

    一共涉及到500多项巴桶灰区技术,工作量自然是非常大的,需要一步步梳理。

    顾骜和叶纨,以及刘校长、还有几个分配过来的绝对可靠、偶尔提供参考意见的工程院院士,前两个星期的统筹忙碌,也只是先把“绝对偷不到、不适合采用窃取逆向法”的部分剔除掉,好免得后续浪费不必要的精力。

    每一项技术哪怕只是看摘要、技术背景,要想初步吃透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的、中外差距现状有多大,每个人一天时间也就能看不到十条。叶纨还是大学阶段没有理工科基础的,那就更难了。

    加上刘校长不可能亲自过问太多,光靠顾骜和工程院分配过来的专家、偶尔给有关单位打电话,四个人加起来每天三四十条,两周时间总算把500多项看完。

    有160条被剔除到了行动计划之外,初步定为不再考虑,还剩370条,是可以统筹逆向计划的。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这370项灰区技术上,想象出各种可能的采购借口。而叶纨的偏文科属性,在这时候再次出现了略微的力不从心。就像纯法学生不能当专利代理人、因为搞不清最前沿现有技术到底前沿到什么程度。

    不过也没得选,外交学院就没有理工科学生。他们只能自己统筹、然后包装一下找外协单位旁敲侧击问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列表上比较靠前的一项技术,美国通用动力的TF39A涡扇,美国人已经正式装备了12年,苏联同行也已经弄出更好的货色了,因此在巴桶名单里现在属于灰区。

    至于基于TF39的LM2500,乃至TF39-B以后的改进型,那都是美国人自己70年代才有的,因为比同期苏联货略好一些,80年属于红区。

    (当时大量美国人自己研发成功11~15年的技术,都划入灰区,10年以内的技术,划入红区。他们也不知道中国具体多落后,就大致划一下。

    后来接触多了,了解中国的真正落后程度后,反而放宽了灰区的范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