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159章 隐身术(1/4)

    有了基辛格的邀请函背书后,顾骜突然发现,他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因此顺利了些——

    至少,他现在可以用自己在美国高层的潜在关系,狐假虎威一下。吸引台资时都比原先方便不少。

    就像后世跟奥黑马合过影的微商,找传消下家都容易些。

    当天上班的时候,他费了不少精力,打通了表哥陆光复的电话,然后把这个内幕利好第一时间透露给了对方——

    要给陆光复打电话,同样是很不容易的。对方在纽约读书,不但有日夜时差,住的宿舍本来也没电话。

    上周顾骜刚刚入职时,可是费了老大劲才重新联系上,然后逼着表哥临时去校外租房住、装个方便打国际长途的电话、并且每天约好时间待命。为此,顾骜还特地许诺费用算他头上。

    听说了顾骜的境遇后,陆光复的第一反应同样是无比震惊。

    “基辛格阁下?不可能吧,太夸张了。我们哥大国际关系专业,好多人毕业了都想转去乔治敦读研——凡是决心从政的,都想去。你就凭那个课题成果,就被人招揽了?”

    “不行吗?难道要我传真一份邀请函给你看?”顾骜不可能告诉对方真相,只能选择强硬,“我不管你怎么对第三方证明,反正你就拿这个利好消息去帮我笼络,坚定投资人的信心。”

    陆光复当然知道顾骜在说什么,上周顾骜就提过想挖“鸿海精密”的郭台名、抛弃在湾湾的基业,到特区另起炉灶创出更大的家业。

    如果顾骜将来有更多美国背景,让湾湾人下定决心投奔,当然要少几分顾虑。

    陆光复:“我会进一步跟对方接触的。不过,可能要提供对方一些资金周转,先把他在鸿海的固定资产甚至品牌,都转移给其他人。

    不然他本人跑了之后,被国有化掉,可就麻烦了。就算不国有化,被监管部门盯上后每天找茬儿,也受不了。”

    顾骜:“钱不是问题,他的厂子,77年验资的时候才200万台币吧。我是觉得郭台名这家伙是个人才,他和他的团队、管理体系,这些无形资产值钱。鸿海那点破厂房设备,算得了什么。”

    陆光复有点不解:“可是这样,你直接拿你自己在美国赚到的美元,回大陆投资,不是‘引资额’更高了么?你到湾湾多绕一圈,引资额反而是下降的呀。”

    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