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29章 你甘心只上清华北大吗(1/5)

    两天之后,徽省高考判卷办、语文卷专家组。

    蔡明霞采访后形成的记录文学初稿,摆在了一众专家的面前。

    “好同志啊!”萧牛也没想到自己儿子逮到的数学复习队友,原来是个藏得这么深的大神,感慨得无以复加。

    “这觉悟,这能力,没得说了。”一向秉公的老曹也无话可说,唯有感叹沧海桑田。

    “也亏得是十四五岁的热血少年,刚刚下到农村,难怪还那么理想主义。难得。”其他专家纷纷如是交换眼神。

    “我看这篇作文要不就给70分吧?”有些冒进的就开始劝。

    幸好萧牛和曹老都是有原则的人,依然坚持:“不,说好了就文学论文学,采访之前已经定了候选分是66,就给66。”

    最终,顾骜的高考语文卷上,留下了一个总分91分的成绩。

    而与此同时,他其他几科的高考成绩,已经更早出来了。

    下个月的徽省文联刊物上,也会有一篇关于他事迹的短篇纪实文学。

    不过萧牛很谨慎,回头就关照了蔡明霞,让她把材料再做扎实一点,一定要等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再把相关文章放出来。根据风向,再决定是否要深入、系列报道。

    免得让人误会又回到“为考生造势”的年代。

    张铁生那种伤害高考公信力的案子,国家再也经受不起了。

    ……

    这天,已经是顾骜接受采访后的一周了,他和马风也已经回到了宣州,等待考试结果。

    历史的车轮,也滚滚翻篇到了1978年元月。

    一大早,顾骜借住的那户农家门口,就围来了一大群人。

    郑大伯小心翼翼地开门瞅了一眼,便一惊一乍地招呼顾骜:“小顾,是徐主任,你考试通过了?”

    顾骜一点都不担心,整理了一下衣服,坦然走了出去。

    倒是跟在他旁边的马风,心里非常忐忑。

    这年的高考,是只允许成绩过了最低投档线的人填报志愿的。如果太差,那就连填的资格都没了。

    另外,最终录取的时候,也不是严格按照第一第二的志愿顺序来录取,而是“优先保障重点院校录取到优秀考生”。

    实践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