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257章 地球是我的实验室,曰本只是小白鼠(1/6)

    “这么夸张的运作,真的好么?哥哥,你觉得我们中国的足球,长远来看到底有没有期望啊?”

    夜里,回到顾骜在香江的别墅住下,米娜沐浴洗白之后,就穿着轻丝睡袍慵懒地问这问那。

    这是她第一次在香江过夜,什么都觉得新奇。

    白天的种种见闻,则让她更觉耳目开阔,学到不少道理。

    而明天,他们就要回京城了,分头组织跟包船王商量好的事儿。

    顾骜端着两杯干邑,递给妹子一杯,然后从背后搂住自己的女人:“估计没什么期望,但我们也没花什么成本,广告也做到了,人情也卖了,何乐而不为呢,咱又不亏。

    何况治大国如烹小鲜,哪怕仅仅作为一个传媒学试点,总结一些经验,也未必没有研究价值。”

    “足球就是足球,跟传媒学有什么关系?”米娜虚心好学地问。

    顾骜微微一笑:“一切职业化的观赏性运动,跟其他视觉传媒,都是一个性质的。都要经受时代的考验。怎么会不相通。”

    娜:“具体说说呗。”

    顾:“我就先把运动按市场价值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什么观赏价值、无法通过商业化变现其观赏性、来补足运营成本的。这类运动,我把它称为‘专业运动’。

    这种专业运动,我们举国体制的东方国家,是有绝对优势的。西方世界主要是靠美国的70亿美元体育奖学金计划,在变相撑着,否则奥运会金牌榜早就一边倒被东方阵营包圆了。”

    这里澄清一点:千万别觉得西方世界就没有举国体制搞非观赏性运动。冷战时期,为了证明自己阵营的制度优越性,美国人也是搞举国体制的。

    只不过他们是靠财团捐款出钱,形式则是大学的体育奖学金。高峰时一度达到每年70亿美元,由所有美国大学的体育特长生瓜分。

    所以搞没有商业价值的运动、举国体制比比自由发展强,这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人为了争口气也这么干。

    只不过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除了前线的西德外,肩上没有“领导自由世界”这个国际义务,也就不这么搞了。

    因此冷战持续期间,细心的同学去翻翻奥运会金牌榜,就会发现三十年来金牌榜前四名始终是美国/苏联/西德/东德四国轮庄,一两届集体抵制的除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