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329章 魏巍汉统(1/5)

    三天的考察很快结束了。

    顾骜在诸县摸索到的先进经验,也被顺理成章拿去别的地方开拓思路。

    为当地污染行业的找出路大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比如,后世会稽主城区和山阴,最大的工业污染源就是印染行业,如前所述,一度产能占到全国的40%,2016年钱塘开G20时,都特地关停过半年。

    80年代,虽然印染行业还不明显——主要是因为80年代初纺织品出口形势非常好,搞那些低污染的棉纺也能有出路。江南素来是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搞纺织业来钱还是比较轻松的,出口运输又便利。

    所以,当地官员来诸县旁观取经之后,也请顾骜考察问计,最后山阴方面为了多拉文化旅游产业远期投资,也下定决心在不伤害经济的前提下,少搞污染企业。

    山阴的印染企业,两三年内准备优先转型定做古装和其他影视戏服。

    顾骜是这么激励他们的:“就江对岸秀州盐县的步鑫生,出身裁缝,能把一个衬衫厂做到事迹上《人人日报》,你们就自甘认输、会稽人不如秀州人?将来那么大的电影城给你们做依托,那么大的定制订单还抢不到手?你们要是不配合,那我只好去找步厂长了,反正秀州就隔了一条钱塘江,订单响应也不慢,到时候供货肯定也方便。”

    顾骜提到的步厂长,今年已经火了,吴越省本地的纺织类相关行业,都要去取经。

    此言一出,刺激非常大。

    山阴那边除了一家国企之外,其他干啥不是干的印染厂子,都愿意观望转产。

    有些脑子灵活的乡镇企业主,还预先联系好了印染生产设备的接盘下家,准备将来把转产后用不到的设备,卖到同为会稽市、但位于钱塘江下游的虞县。

    虞县这地方已经快入海了,排污直接排到钱塘江口,往东海里灌,也污染不了淡水资源。

    连带着几县县长,都在沟通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在不影响经济情况下的环保思路——就算不裁撤某些产业,至少区位规划上能优化一些也好。比如水污染的企业,尽量往下游丢。

    这些思想,在后人看来都是再常识不过了,小学生都知道。但80年代的官员们却脑子里很少有这根弦。

    顾骜的影城远期规划,也在这一趟考察中,渐渐勾勒出了清晰的区位分工: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