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49章 荣归(1/5)

    《人人日报》上的头版整版文章出来的时候,顾骜本人根本不知情。

    汪苏凤是在前一天晚上早些时候,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酒店里,用外交密电对国内简要汇报的工作。

    而顾骜所谓实习的助理人员,连参与汇报的资格都没有。

    也幸亏当时有那么多外国人在场、又有谈话纪要,所以汪苏凤不可能吞顾骜的功劳,所以汇报肯定是公允翔实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就算跟阿尔巴尼亚人论战嘴炮的时候,不是汪苏凤亲自开口的,只要他把这份汇报及时发回国内,同样会贡献不小——

    东欧十国的访问工作,还没彻底结束呢。阿尔巴尼亚方面火线发现了一些有用的论据,立刻上报部里、分享给兄弟单位,这也是为国立功,领导有方、组织得力的功。

    再加上两地六个小时的时差,报纸出现在京城街头的各处报亭书店时,顾骜还在从莫斯科回京城的飞机上。

    在莫斯科机场时,顾骜遇到了叶纨,以及叶纨的领导。

    也就是负责出访民主德国的那个外交小组。

    毕竟当时从莫斯科到京城的航班数量稀少,连每天一班都不一定能保证。所以尽管顾骜一行人抵达莫斯科比叶纨早了好几个小时,等转机的时候依然碰上了、一起回国。

    叶纨看到顾骜时的表情很精彩,羞愧与惊讶兼而有之。

    顾骜当然是非常坦然,找到一个落单的机会后,他单刀直入地澄清:“现在不怀疑我了吧。我那番话是对是错,已有公论。”

    叶纨羞愧地说:“对不起。”

    顾骜也懒得计较:“行了,知道我没错,以后别再怀疑我,咱还可以算朋友。看在你没有随便大嘴巴的份上,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叶纨却更加无地自容:“我最后还是剽窃了你的理论,在柏林的会谈中……算我欠了你一个人情。”

    顾骜:“是么?是部里把我的学习材料转达给你们之后,还是之前?”

    叶纨本来咬着嘴唇,如今终于可以稍稍理直气壮一点:“之后,所以我也不算侵犯你‘原创’的名声。”

    顾骜大度地拍拍对方肩膀:“那就当没这回事吧。反正部里本来就让你们学了。”

    这种理论创新,本来就不可能用于为个人谋取经济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