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614章 创新者的窘境(1/5)

    王安大致提纲挈领地说了一番,以他的身份,自然没有人反驳。

    科学家们不懂产业界的事情。管产业战略的行政人员,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人家是实打实市场经济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经验,你行你上啊!哔哔个啥?

    人家公司一年卖出去三四十亿美元销售额的电脑、在全美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比IBM还强,而且是“办公电脑”这个细分领域的绝对霸主,行业内其他品牌加起来都没王安卖得多,这个成绩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注:王安这个牌子,当时在全部“个人电脑”的总领域内,是达不到50%市场占有率的,因为光北美就有苹果的APPLE-II,还有Commodore和Spectrum,都是当年自有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欧洲还有法国人的一些牌子,曰本人的NEC在80年代也有跟其他几个公司联合研发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

    这些牌子在其他方面都比王安强,王安的优势是“文档处理最便捷专业,而且便宜,去掉了其他非办公功能”。不过当时电脑很贵,除了用来科研的,基本上都是用来办公的,几乎没人拿电脑打游戏,所以办公电脑在个人电脑里占比很高)

    王安一开始发言的时候,还力求姿态公允一些,免得让人觉得他是跟IBM同行相轻。

    此刻一看中方人员都不反驳,心态就又好了一些。

    他给儿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儿子继续往下展开,说说“开放式系统存在的兼容性弊端”等详细技术问题。

    刚才他本人说的那些,是说给行政人员听的。他让儿子说的那些,就是说给技术人员听的了。

    刚使完眼色,他还忍不住瞥了一眼会议室一角那两个在拍照的人——今天的座谈会,也是要有照片留档的,万一什么时候要上新闻呢,或者以后要编纂行业发展史呢。会议室注席台上,还挂着横幅。

    王安揣摩着,一会儿说不得要拉下老脸,问科委宣传口子的工作人员,要一点照片收藏一下。

    回去之后,也好让卡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看看:我儿子可是到了国外,也能跟外国的产业科技主管部门的人谈笑自若、并且受他们重视的!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他接我的班!

    嗯,至于是参加了什么座谈会,可以含糊过去。

    八六三什么的,美国人肯定没听说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