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78章 来自美国能源部的订单(1/5)

    “小顾啊!好消息!”楼下的办公室里,包处长一见到顾骜,就满面笑容,

    “没想到那个林国栋还挺能耐,这才委托了他两个多月,受理审查的程序已经走完了,目前膜法制氦机的发明,已经走到了保密期,也引起了一些外国客人的注意。如果我们需要,随时都能提前公开。”

    “果然是好消息,那销量呢?听说广交会上有卖出去设备了?”顾骜欣慰地接过话头,内心的喜悦程度不亚于人。

    他知道,所谓的发明专利进入初审后的保密期,就是指一个发明的申请号、标题已经能被别人(主要是同行)检索到了,但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是不公开的,也就不知道你会怎么做。保密反悔期最长是18个月。

    所以,同行就会知道一个信息: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制造氦气设备的技术,还申请了发明。但他们究竟是怎么造的、基于什么技术原理,是不知道的。

    对于想买设备的人而言,这就已经可以寻求下单合作了。

    相比之下,“实用新型”这种第一级的专利申请,就没有保密期这种优待了,那是一旦申请通过初审后,就直接公开技术细节、不能后悔的。

    这是“发明”相对于“实用新型”的一项重要优势,也是只有“发明”才可以玩专利潜水艇的原因。

    “英国人买了一套,是英国最大的飞艇公司艾德兰公司买的——这是一家73年石油危机后,英国刚刚发展起来的飞艇公司,应对省油的新式安全航空器计划。

    40年代德国人的氢气飞艇太危险了,就想到氦气飞艇。本来想问法液空买制氦机器,结果意外发现我们承诺的单位能耗比发过货低不少,就改用了我们的。”

    包处长先把广交会上的第一套、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订单说了一遍。

    从40年代到70年代,整整30年里飞艇技术始终没有发展,甚至在西方都被废弃了。主要是飞机发展太快,飞艇怎么看都是垃圾。

    而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前油价太便宜,飞机的能耗问题就被人忽视了。75年开始,被缺油折磨了两年的西方世界终于开始考虑各种节油设备,所以氦气飞艇的思路才刚刚捡回来。

    然而,历史上70年代的氦气还比较贵,膜法未出现,所以成本很高,基本上都只有实验艇,作为“万一下次再遇到中东人搞石油危机、才不得不拿出来的备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