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又献一份大礼(3/3)
和制作方法交给皇帝,派人回去指导建窑烧制都可以。可他非得拖着,就是不想起到反作用。打仗最终还得靠进攻取胜,纯防守是个赔钱买卖。
“不知王兄能否派遣熟知此物之人一同回开封复命,要是附上对此物的讲解,想来比我千言万语更能为陛下解惑。”
王厚果然与其他官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他并没把心思全用在如何独揽这份功劳上,而是在考虑如何发挥石灰的功效,尽量少走弯路。
“条陈本官已经写好,人嘛……只能给三个。很快本官就要率部出征,还要抽调人手驻防新城,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王厚就算不说洪涛也有给皇帝的汇报,但听了王厚的话之后决定再给他多透露点消息,也算是一种善意的表态。不能谁都得罪,把满朝文武都弄成敌人也没好处,能合作的人必须拉拢。
“出征……可陛下并没有此意,王兄是不是……”这个消息比石灰还让王厚惊讶,目前西夏和大宋正在和谈,此时还出征不光得不到友军配合掩护,搞不好还得被皇帝斥责。
“古人云,渡江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大宋和西夏打了几十年仗,说句不好听的,占大便宜的时候几乎没有。你说咱们好不容易高兴了一次,不多折腾折腾亏不亏?此事还要拜托王兄帮衬,就说到凉州未见过本官,我已经率部出征了。”
文人骚客都道见景生情,看到或者碰到某个美景或者事情时往往能做出千古佳句。洪涛也来了这么一次,脑子里突然有了现成的句子。到底古人有没有说过他也忘了,反正先扣上个古人的帽子肯定没错。
“渡江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是西楚霸王项羽?”别看王厚是武将出身,但他也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古人的武将往往也通诗书,造诣不见得就比文人低。只是他们没有热衷于科考,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没文凭,肚子里货再多也得不到认可。
“呵呵呵,就是楚霸王。要是他当年没有为了面子放刘邦一命,岂有乌江自刎的后果。请王兄转告陛下不要替本官担心,很快甘州也要归我大宋版图了。不如多想想该如何安排官吏管理、边军镇守,单独划出一路也不失为好办法。”
一看王厚有兴趣和自己讨论文学问题,洪涛立马就开始带节奏。千万别聊诗词啥的,那会让自己非常没面子,最终还得靠失心疯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