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652 荷花五月下扬州(2/4)

真令人无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岔,躲开这个话题不聊。

    洪涛做的更绝,借口追莲儿人都跑了。刚刚那些悯人悲天的感触也顾不上了,河道上爱堵多少船就堵多少,全忘了。

    通济渠,连通了汴河与淮水,从东都洛阳到江都扬州两千多里,是漕粮和大宗货物北上、西进的唯一通道。

    它也是后世称为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一直到解放后依旧担负着南北货运重担,可以说几代王朝都在靠它维持。

    只是建造它的人隋炀帝却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这让洪涛非常想不通。他是丢了皇帝宝座,可在任时建造的大运河使用了上千年,不管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应该念他的好才是,怎么可以因为丢了皇位就评价为昏君呢?是皇位重要,还是运河重要?

    说得极端点,有了这条运河,哪怕隋炀帝天天吃人脑子,那也是对民族、国家有大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皇帝弄出过惠及千年的工程?

    至于说运河也是人民挖的,和皇帝关系不大,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扯淡。从古到今干啥事和领导没关系,领导不点头人民没事儿挖运河玩?

    要是这么算的话,世界上绝大部分发明创造都不是科学家的功劳,也别弄什么诺贝尔奖了,因为这些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民造出来的。

    历经几百年,通济渠除了官方名字改成汴河之外,大部分主体结构依旧还是隋朝的基础,唐代经过修修补补,到了宋代基本沿袭,顶多就是清清淤泥。

    几百年下来,由夯土堆砌的河堤明显老旧了,很多地方被河水侵袭发生了垮塌,不仅影响河道通畅,还容易在水量丰沛时溃决。

    “爹爹,情况不太妙,需要修缮的地方太多了,水泥不够用、人手也不够用……”为了沿途考察河道情况,洪涛特意把王七从明州调了回来。

    船队刚到应天府,王七就拿着本子登船诉苦。以他的标准,这条运河就没啥存续的必要,应该从头到尾全部大修。有条件的用石料铺设河岸,没条件则用木桩固定。

    “这一段不归咱们管,大概看看就成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一点没事,务必考虑周祥。这是流芳千古的大工程,起步就要奔着五百年不坏。材料的事情我来解决,你只管勘探。另外去和你十姐说,让她联络以前的工程兵,能召回多少算多少。”

    对于王七提出的难题洪涛没有彻底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