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两百二十六节 大棒(1)(2/5)

三归,已经是良心价,是亲友价。

    杨氏的利息,是利滚利。

    一个月还不上,到下个月,一斗米就能变成一石!

    杨氏崛起不过二十年,柳亭百姓的户口就从高峰时的一百七十余户,变成了现在的不过一百户。

    消失的这些家庭,去了哪里?想都不不用想。

    若杨氏只靠着放贷,其财富的积累速度,毫无疑问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杨家人真正的致富秘诀,还是靠着与官吏勾结,巧取豪夺。

    其手段简单而有效——在每年秋冬,不征刍稾,逼迫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贱卖辛辛苦苦收割的刍稾。

    而等到了来年春夏,刍稾价格高企之时催征。

    迫使百姓不得不去高价买自己在去年冬天低价贱卖给杨家的刍稾。

    这一倒手,利润就是一倍。

    有些农民比较聪明,在秋冬季节忍着不卖,企图将刍稾留到第二年春夏。

    杨氏的做法,就粗暴而干脆——派几个游侠,放火烧掉这家人存放刍稾的地方。

    以常盛所知,仅仅是在去年,柳亭就有一户人家,因为存放刍稾的柴房半夜被烧,因为没有发觉,导致大火焚尽家宅,全家五口人,仅有一人得活!

    此人在知道了是杨家人指使纵火的事情后,就来新丰官衙上告,结果在半路上被两个游侠用乱棍打死,尸体丢到了山林之中。

    老实说,常盛很看不起杨家所用的这些卑鄙手段。

    更是无比蔑视杨家所用的那些下三滥的办法。

    在常盛看来,这杨氏的所作所为,除了让百姓‘积怨于心’之外,没有半分好处。

    若来一个酷吏,杨家就是最好的靶子。

    说不定还要连累像自己这样的素来清明,对乡党颇为友善的‘良善之家’。

    本来,常、杨两家,虽然有着些矛盾,互相也都有不少龌龊。

    但,大家都是乡绅。

    互相都知道对方的底子,也掌握了对方的一些把柄。

    投鼠忌器,常盛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然而,现在……

    看着眼前的那张布帛上的渠道流经之地,常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