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两百二十六节 大棒(1)(3/5)

r>
    那四条渠道之中的一条,正好会经过他家与杨家土地之间。

    换而言之,若杨家倒下了。

    这条渠道的利益,就是他常氏独占。

    常家在当地有七八百亩地,加上杨家的那几百亩,合起来就是一片千五百亩的膏腴之地。

    若渠道开通,这些土地本身的价值,就会陡然增加数倍。

    更何况,还有更赋徭役之利。

    这利益之大,即使是常盛也难以把持!

    但,还是有着顾虑。

    毕竟,有了杨可告缗的前车之鉴。

    常盛不敢肯定,自己能独善其身。

    不止是常盛内心纠结。

    几乎所有的豪强地主士大夫贵族们,现在内心都跟猫抓了一般。

    他们既想自己独吞所有利好,但却又忌惮,害怕被对方倒打一耙!

    要知道,当初告缗政策的狂澜掀起之时。

    无数人明明前一刻还是胜利者,但后一刻就被人检举,与那些不幸者一般锒铛入狱。

    几乎所有郡国的商贾豪强,都被波及。

    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免。

    那场狂澜,令全天下的豪强地主都明白了一个真理——不要去官府检举自己的同乡!

    ………………………………

    张越扫视着全场,他的视线在人群之中穿梭。

    他知道,是时候添把柴禾,好好的烧一烧了。

    他微微上前,对着众人拱手:“诸位父兄,应当皆知,汉家祖制,素来就是‘士不教不得征’,其在民政,则为‘不教而诛是为虐’!”

    在文景时期,黄老学派主政之下的汉室,这两条甚至是天条一般的戒律。

    国家颁布法律,实施之前,一定会先张贴在露布之下,由官吏宣讲、普及,让百姓们全部知晓。

    军队在征兵前,必然会选择那些接受过系统训练,有着足够军事技能的良家子。

    这是传承自战国的精神,也是子产先生的‘公开法’精神的延续。

    然而……

    最近这几十年来,随着儒家掌权。

    这两个制度就渐渐松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