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六百五十七节 天子的下马威(1/6)

    时至平明,天色渐渐微亮,启明星的光芒开始闪烁在天际。

    此时的未央宫,所有的宫门全部洞开。

    数千名甲士,持戟站立在宫阙走廊两侧。

    一面面黑龙旗,迎风招展。

    象征汉家火德的赤色,成为未央宫的主色调。

    就连宫墙的墙壁,也被重新粉刷上了红色的涂料。

    而在宣室殿之中,此刻,已经有着丝竹琴瑟钟鸣之声传出。

    古老的吟诵之声,回响在宫阙的走廊中。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而数以千计的贵族将军宗室官吏,人人肃穆不已,手持玉芴,静立在宣室殿下的回廊两侧。

    以文武分野,排成了两个密密麻麻的纵队。

    一眼望过去,几乎让人看不到尽头。

    作为侍中官,张越自然跟着宗正卿刘屈氂、太常卿商丘成站在左侧,位居于稍微靠前的位置。

    而光禄勋韩说、执金吾王莽等人则站到了右侧,与将军列侯们在一起。

    当然,现在汉室,文武之间界限并不明显。

    文官可以为将,武将也可以牧民。

    当世世人推崇的大丈夫,就是那种上马打匈奴,下马抚万民的文武全才!

    所以,其实站在那边,只是一个象征性的。

    就像现在的文官首领之一的商丘成,在历史上就多次领兵出征,还打的有声有色。

    而武将首领的王莽,在内政方面的造诣也不错。

    历史上,其在李广利全军覆没后,靠着屯田和种田,硬是在抵御匈奴的侵扰同时,在轮台和居延,屯田三十万亩,底定了宣帝对匈奴的战略大反攻的物质基础。

    “天子临朝了……”张越听着从宣室殿内传出来的吟诵声,做出判断。

    果不其然,须臾之后,宫中的乐声就变幻了曲调。

    从《庭燎》之乐,换成了大气磅礴的《大明》。

    吟诵者也由原先低沉婉转的士大夫,变成了嗓音洪亮的武官。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恢弘的腔调,让人精神一振,肃立多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