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2/4)

 首先,豪强死光光了。

    他们的土地、财富与牲畜就可以分给平民。

    如此,社会矛盾大大减少,贫富差距一夜拉平。

    其次,豪强们死光光了,地方上,自己就是皇帝。

    整个新丰都将成为他的一言堂。

    说叫百姓做什么,百姓就会做什么。

    下面的官吏,更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他本人的政绩,也将飞快增长。

    上任一个月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半年就能‘百姓欢腾,皆号明公’。

    然而,这只能让自己升官。

    而不能让自己的理念和抱负得到施展。

    更别提建立什么利益集团,拉起什么小团队了。

    你都把人杀光了,谁还跟你玩啊?

    都知道你是个疯子了,谁还肯学你的东西?

    所以,义纵、咸宣、王温舒,无论他们曾经何等风光,何等显赫。

    但终究都是人亡政息,人走茶凉。

    他们甚至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他们曾经挥舞起屠刀,屠戮无数豪强的郡县,在他们卸任后,不过三五年,豪强们卷土重来。

    他们曾经的政绩,那些欢腾的百姓,那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转瞬之间消失无踪。

    与之相比的,则是儿宽的治理方式。

    儿宽当年担任左内史(现京兆尹)时,作为一个儒家大臣,他表现的根本不像历史上出现其他儒臣。

    他就任的第一天,不是去内史衙门上班。

    而是带着家臣和仆役,风尘仆仆的前往治下十二县巡查。

    他穿县过乡,去田间地头与乡中三老,地方名士以及官员交谈。

    询问他们地方的地理、环境、水土、风俗。

    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走访了治下的每一个乡亭。

    然后,他回到长安,立刻上书,请求开凿六辅渠。

    就这一件事情,他立刻收获了治下十二县的民心。

    不拘阶级、贫富,人人以为儿宽是西门豹一般的人物。

    儿宽当年究竟何等得民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