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1/4)

    “顾哥,听你刚才的分析,难道你真打算将来自己搞电子厂生产斯坦迪康倒腾?还问给海军造反舰导弹的***厂进货陀螺仪和力回馈传感器?

    这东西亚洲范围内有市场么?而且海军的厂也不可能给你供精密部件吧?我知道你认识海军装备规划所的章研究员,但那份交情顶不了这么大用吧。”

    马风琢磨了好久,没能回过味儿来,结果就理解串了。

    “谁说我要问海军***厂进货造斯坦迪康了?你这理解力有问题呐。”顾骜也被马风的误会逗笑了,

    “当然,我不排除将来时机成熟,这个真能赚钱的时候,做做看。但眼下明显不是时机——我只是从刚才的探讨中,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会不会美国人目前最顶尖的民用技术,已经超过了我国闭关锁国多年后、军用的技术了?

    你想,要是真买一台十几万美金的好莱坞精度最顶配斯坦迪康回来,拆开来逆向,万一里面的陀螺仪精度比鹰击-4反舰导弹上的陀螺仪精度还高、响应速度还快呢?这话不能多说,反正我心里有数。”

    顾骜说着说着,也不想显摆了,最后半句已经是压低了音量。

    三个多月之前,在伊拉克的时候,顾骜就跟章忠聊过对伊拉克推销国产新一代反舰导弹、并借此预期订单催促国内加大对“鹰击-5”的研发投入。

    顾骜内心打的算盘,当然是赶上马岛战争前出货给阿根廷、给英狗添堵,来年好为国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章忠如今虽然名义上调去伊拉克的中建公司了,但顾骜知道他依然算是为国奋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这事儿应该有在推动。

    但今天的探讨,让顾骜看到了进一步为国做些微小贡献、促进“鹰击-5”研发速度的机会。

    在美国,加州是军用科技转民的前沿阵地。

    事实上60年代中期以来,硅谷的飞速崛起,就是与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后、大量军用航天电子控制科技的民间下沉有关。

    摩尔提出摩尔定律是1965年,“阿波罗”计划的实施是61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是69年。这几个点在时间维度上的纠葛,便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除了硅谷之外,南加州的好莱坞也与之辉映,一南一北堪称当时转民技术应用场景的双壁。很多军备竞赛中盲目上马的技术,为了回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